美國買房🏡|買房前期預備知識、具備條件

 嗨 大家 

 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,我和另一半搬離了原先的公寓(apartment)住進了自己的town house    將滿一年。經過了這麼長一段時間,陸陸續續收到朋友詢問有關買房的問題「買房容易嗎?」「美國房子貴嗎?」「為什麼不繼續租房就好?」「稅率高嗎?」於是,我決定整理自己的經驗來和大家分享,不管是純粹好奇不同國情、文化的台灣朋友,又或者如同我們一樣年輕的美漂族,希望接下來一系列的文章可以幫助大家。


買房系列文章:前期、中期、後期

  • 前期:我能買房嗎?什麼人可以買房?
    由於國家不同的關係,再加上我們尚未持有綠卡。此部分介紹與買房相關的知識及需要備妥的文件
  • 中期:買房的程序?怎麼買房?
    這部分將會是大家最感興趣的過程,例如:「如何尋找房仲」、「看房的撇步」
  • 後期:入住前的趣事
    我們交屋後至入住前發生了太多有趣的故事,這部分希望美漂族可以好好收藏,不要再犯下一樣的錯誤及冤枉錢😆



前期:我能買房嗎?什麼人可以買房?

(一)買房前相關的基本知識預備

  1. 不同的計算單位:__坪 ➡️ __坪方英尺(square foot)
    台灣承襲日治時代的習慣,以「坪」計算。
    美國則是承襲英國的習慣,以「平方英尺」來描述。
    一坪約等於35 square feet
    這個心算過程過於複雜,這邊給大家一個簡單又容易理解的小抄:

    30坪約略等於1200平方英尺




    2. 描述房子空間的方式:__房__廳__衛浴 ➡️ __B__B
       如上圖,目前台灣常見的房型為3房2廳2衛,然而,在美國則是喜歡以       Bedroom,Bathroom來描述房子的格局





    3. 基本房型的名稱介紹


        Single Family house 獨棟別墅
獨棟獨門獨戶獨院,享有私人的前庭後院,必須自行處理。即使有HOA也都是非常低,例如:污水處理費或者垃圾清運。房子大小、高度因屋主而異,通常是1-2層樓,非常寬敞。


        
        Town house連排別墅
        建商統一興建的,室內外風格一致,形成一個社區,因此得繳納高昂的社區管理費以維護整體形象:園藝、泳池維護。連排通常連接3-4棟房子,需與鄰居共用1-2面牆,但是上下層通常是自己的。

        Condo 自有產權公寓
        外型容易與townhouse, apartment混淆,但通常只會擁有自己的一層,上下左右有可能是其他戶。




        Apartment 估賃公寓
        所有權隸屬於物業管理公司或房地產公司,通常以出租方式。內部形式如同飯店,一層多戶,公共設施豐富:健身房、游泳池,基本上除了沒有room service、供應早餐之外,外觀、形式蠻像飯店。社區內設有租賃辦公室(Leasing office)和代理人,處理租賃及物業管理,任何損壞或問題都可以聯繫物業維修及維護。

Photograph by Stacy Walsh Rosenstock / Alamy



(二)我能買房嗎?

  1. 具備身份條件及資料
    (1)     合法的簽證
    (2) 有效的護照
    (3) 美國當地的銀行帳戶

  2. 貸款批准信(Pre-Approval Letter)
    開立具銀行的預審信無非是讓銀行替你背書。這封預審信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的預算,同時也讓賣家知道你開的空頭支票。對了,這封信不代表最終貸款銀行,你可以多家詢問及比較再決定要向哪一家貸款,但是申請貸款批准信會調分數紀錄、存款、收入來源⋯⋯許多安全性檢查,同時也會影響自己的信用分數喔!
    有了這封信,大家除了清楚知道自己的預算,也可以開始找尋預算內的房子囉!

(三)尋找合適的房仲

          一個好的房仲,絕對讓你買房變容易。然而,買房這件大事,有著許多繁雜的過程,需要和房仲之間有高度的互動及依賴。在互動之下,請考慮
        
        -他/她 理解我的需求嗎?

        -他/她 回我訊息快嗎?

         一定要找台灣人房仲嗎?」
        俗話說 人親不如土親,長輩們會因為我們這些年輕小伙子住在海外,會有慈悲的心比較容易照應(?)雖然不一定要找華人仲介,但我認為華人能因為文化背景的關係,理解我們的眉角。西方人誰管你穿堂煞?

        1.    親朋好友推薦
         雖然大家都是美漂族,隻身投奔海外讀書、工作,難有婆婆媽媽介紹「我那個朋友朋友」所以,請找找看問問看身邊有沒有已經買房的朋友的朋友,透過介紹至少知道那個房仲好相處。

        2.    各式各樣的社團
            (1)    台灣人在___(臉書、Line)社團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只要在板上詢問,一定會有熱心的朋友或長輩提供相關資訊。如果生性害羞不喜發言,請從yard sale尋找。通常會舉辦yard sale的屋主,多半是因為要賣房,現場一定有房仲朋友或者直接詢問屋主。
            (2)   台灣人宗教團體
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    教會裡的兄弟姐妹工作多元,一定可以有人有經驗或者可以介紹 。
        3.    網路
         各種房仲網站:redfin,zillow上 每一個物件都會有一位房仲。不過,根據我們房仲阿姨的經驗談出現在網路上的人、或者主動找你的人都不是特別好的人」可能是經驗稀少,信不信由你了。通常賣房網上的房仲還會透過分潤佣金來吸引你和他合作。

以上,是買房前期需要預備的知識和條件,希望能幫助到想要買房的大家。如果想要聊聊或者追蹤我的日常:
網誌 👉🏻日日是好日

Instagram 👉🏻 @americhien.sd

日常限時動態不定期更新,追蹤我的小婦人生活 貼文紀錄小婦人的美國遊記食記和烘焙拍照練習

youtube 👉🏻 AmerichienXQuincy 

Doing something, is better than doing nothing

這些全部都是一個開始,純粹紀錄著我的日常,希望日日是好日,看著我的紀錄的你,也能讓那天變成好日



        


留言